“主任,咱那两台装载机又要耍麻达了,黄工装载机发动机内变速齿轮、离合器、变矩器磨损严重,厦工装载机发动机活塞、连杆瓦、曲轴瓦、气门磨损严重,无法正常工作,得赶紧想办法维修。”听到燃运车间检修班长尚海顺的汇报,主任尹红林皱起了眉头。这两台装载机可是矸石电厂的“功臣”,多年在煤场、灰场、渣场这样恶劣的环境服役,虽然大家把他们像对待孩子一样的关心爱护,可也架不住“高龄、高温、高负荷”的“摧残”。
“这么大的工作量,还是到专业的修理部维修吧。”
“不行”,尹红林首先反对,“我会前就核算过,两台装载机要是在外面修理,少说也得五万八,咱不能图省事花着大钱,现在不是摆阔气的时候。”
“那就让供应科进配件咱自己安装,还能省点修理费!”有人这样提议。
“那也得花不少”,尹主任还是有点心疼,“这样吧,现在咱们分头去附近的修理部找同型号的旧发动机,回来咱们自己进行加工改造安装。”
“尹主任,你这是一个萝卜要两头切啊!”……
意见达成一致后,50多岁的尚海顺和其他两个师傅便马不停蹄的盯着烈日,骑着摩托,穿梭在白水、罕井、蒲城的这些汽车修理部“淘宝”。一家家问,一家家挑,终于在白水一家汽修部找到了合适的型号。
找到了配件,大家便有了干劲,先对厦工装载机“开刀”,在辛苦了两天之后测试,发现气缸内活塞出现敲击声,发动机动力不足,尚师傅经过仔细勘察,找出了端倪,原来活塞与气缸壁间隙过小,调整更换,再测,动力符合要求。满脸油污师傅们笑得像捡到宝贝似得。一鼓作气黄工装载机再次“手术”成功,这次两台装载机的维修仅花费了28000元,共节省修理费用3万元。
然而,这对燃运车间的师傅们来说是家常便饭,3月份他们还利用5#除尘器拆下的旧钢板对三台拉灰车厢进行改造加固,节约大约3万余元。现在大家的心理都明白,省下的就是挣来的。开心过后,汗水还顾不上擦的师傅们不忘把拆下来的发动机分解,清洗,作为配件留着以后用。因为大家都知道,就是一个螺丝钉,说不上啥时候也能排上用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