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煤矿运营公司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,大家称之为—政工督导员。他们有的年过半百、有的是80后小伙,可他们中最小的都已在党群岗位上工作过7年以上,有着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,他们常年活跃在该公司所在的神木、黄陵、韩城等各项目部中,他们是项目部党建工作的督导者、纪律作风的监督者、职工思想的化解者。
婆婆嘴——爱较真的“老高头”
第一项目部的政工督导员高永生,是个具有20多年政工经验的老政工。年轻时当过兵,做事说话雷厉风行,处理事情坚持原则毫不留情。初到项目部,党建的滞后情况令他有些吃惊,他立即指导项目部建章立制,还常把一句话挂在嘴上,那就是要用制度管人。但凡不规范和不按制度办的事,只要他看见,都要过问,看看是否符合程序,加上他坚持原则铁面无私,项目部大大小小的管理人员都很怵他。
一次,项目部一名主管签证的副经理由于临时有事,私下里和别人调整了带班,被老高查出来,他再三向老高解释原因,老高说,“没下井就是没下井,不要找理由。制度就是制度,是给大家定的。”事后,老高为此专门找见该经理,对他说:“不是谁爱找事,你是管理人员,你以后也要管人管事,如果都像这样,能行吗?”老高苦口婆心进行思想教育,最后这位副经理低头认错,项目部给予了他检查和通报批评。老高不但抓项目部的值班、跟班,还抓项目部纪律、管理人员工作作风、党建工作。从他到项目部以来,各项工作都逐步步入正轨,有力地促进了项目部的安全生产,原来的驻矿领导夸奖老高说,现在项目部越来越离不开这些政工督导员了。
热心人——项目部的“调解员”
在项目部当督导员不是一件轻松事,每天早晚必须要参加两个会,额外的会议隔三差五都有。每周参加两次地面标准化检查、一次井下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,平日里有空时还要看看哪个职工情绪不好、思想有疙瘩。
老周是一个具有近30年工龄的老政工,当过支部书记、副科长、科长,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。他有一句口头禅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。但凡项目部发生的纠纷、职工反映的问题,他都记在随身的小本上,对队上的情况,甚至比有些队干和支部书记都清楚。他到第二项目部一年多,经他手处理了不少突发事件,基本上都能达到领导和群众满意。尤其是项目部的党建和支部工作也有了质的飞跃。
小督导——项目部职工的贴心人
由于是“走出去”单位,职工生活、工作、收入和矿方存在一定差距,职工思想、情绪波动很大,对职工关爱关心、关注就尤其显得十分重要。远在千里之外榆林柠条塔矿的第三项目部督导员小高体会最深。
综掘一队的一名副队长最近情绪低落,经常的唉声叹气。小高发现这个情况后想找他聊聊,谁知副队长一句小屁孩懂啥便怼了回来,为此从不抽烟的小高专门买了两盒烟,晚上来到了这位副队长宿舍,不聊不知道,一聊才知道这名副队长妻子身患重病,已经多次手术,花费达十几万元之多,他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,经济压力、生活压力把他压得即将崩溃。了解到这个情况,小高立即向驻矿领导进行了汇报,驻矿领导动员项目部全体职工伸出援助之手。小高和项目部书记立即组织了献爱心捐款活动,最后捐款达11000多元,当驻矿领导带领项目部人员将捐款送到这位副队长手里时,这位在煤矿上干了20多年汉子流下了热泪。项目部领导的举动和工人兄弟的无私援助,让他重新点燃了生活希望,敢于直面生活的打击,让他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和关怀。